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Chen

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

 

国际祝酒人俱乐部“头马”DTM

 

“在北美职场,相当多的时候华人都会被刻画为勤奋、可靠又谦虚的形象。但如果你是华人,同时又是女生的话,处境就容易显得很微妙了。”

 

作为一个 “1.5” 代移民,今年是 Chen 赴北美的第十一个年头,这时候的她已在华尔街投行工作了两年有余,并刚刚结束了自己在国际祝酒人俱乐部(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一年的任职周期。这个全球性的非盈利机构宗旨在于提高个体的交流能力和领导能力,在华人社区里被亲切称为“头马”。

 

 

“曾有人跟我说,华裔女孩说话时总是轻言细语地,太过于温顺规矩,反而显得‘无趣’且‘中气不足’。” Chen 对这样的看法似乎有点儿无奈,但她随即说道,“不过我当然是立马提醒,每个人的性格、交流方式和表达技巧都不同,如果他总是先入为主地判定一个人,那么他必然会错过优秀能干的人才”。

 

Chen 是在 14 岁的时候随母亲移民到加拿大的,这既不属于第一代移民,也不属于第二代移民,因此她戏称自己为 “1.5 代移民”。在这个年轻而又敏感的年纪,她还会因为语言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而感到束手无策。回望那个在课余时间里只会捧着零食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自己,她坦言:“有段时间觉得自己都快抑郁了。”也是在这个年纪,她开始以客人的身份接触到国际祝酒人俱乐部。

 

回想起第一次在加拿大参加会议的经历,Chen 说,“在场的差不多都是职场人士,或者已经花白了头发、退休了的老人。因为仅仅是以客人的身份‘旁观’了这场活动,又缺少同龄人交流,所以一开始对俱乐部也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那时候的她,还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对演讲如此热衷,也不知道这个意料之外的兴趣会为她开启一道道“新世界”的大门。

  

 

机会是一扇“手动门”

 

 

谈到演讲给自己带来的改变,Chen 说:“演讲并没有让我变得更加开朗,因为我原本就是很开朗的人,它给我的改变,是在很多情况下都看到了可能性。”

 

Chen 在加拿大伦敦的商学院读本科时,就开始组织演讲比赛或是作为评委参与比赛评审工作。她的不俗表现令她得到成为该地区俱乐部管基层的机会,但因为当时已经获得了在纽约的全职聘书而不得不放弃。

 

移居纽约之前,Chen 意外地在一次大地区秋季会议上偶遇了即将成为俱乐部全球主席的吉米。会议结束后,Chen 就主动给吉米写了封信,希望他可以为自己介绍一两个纽约的演讲俱乐部。没想到对方欣然答应,立刻将她介绍给两个了本地颇有名气的俱乐部的负责人。于是,Chen 在华尔街本职工作之外,也开始活跃在纽约当地的俱乐部。

 

“我一直觉得主动性很重要。很多事,你去问了,别人最多能告诉你‘不行’,但如果你不问,你可能就此错失了很多机会。”通过结交热爱公众演讲和想提高自身演说能力的朋友们,Chen 收获了真诚的友谊、建设性的提议以及更多的舞台时间。随着经验的逐步积累,也有更多的活动和讲座开始找到 Chen,根据主题让她提供演说素材、分享经验。

 

 

Chen通过在国际祝酒人俱乐部的卓越表现,成功任职 2016-2017 年大纽约及周边第 46 区的行政经理,同时得到了连续两年为纽约的一所投行做新员工入职会主旨演讲的机会。

 

第一年,演讲的地址选在了纽约第五大道的一家高档俱乐部,次年就换到了第七大道。她的任务是给当届的新聘初级分析师、高级分析师、以及各个部门的主管做开幕式演说,每次都是近百人的规模,要脱稿演讲五至七分钟。

 

如此提高可见度的登台机会给了一位初入华尔街寻求人生第一份全职工作的华裔女生,一来是金融业大风向更加注重投资女性、提升女性的缩影,二来也印证了 Chen 在国际祝酒人俱乐部多年的心得体会:演说能力的提升助力敲开机会的大门。

 

 

这个培养演说及领导能力的全球性俱乐部涌现出来许多诸如克林顿、希拉里等杰出领导人及企业高管,而 Chen 作为一个亚裔女性却通过她的杰出表现,荣获了俱乐部的最高教育头衔 DTM ( Distinguished Toastmaster )。在向好友宣布这个白人都无法轻易获得的成就时,Chen 带着笑意说“只不过花了七年的时间而已。”

 

“但是,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努力融入主流社会,并不意味着就要完全把自己同化成当地人。”谈到作为移民的融入问题,Chen 表示,实际上北美大城市对移民的接纳程度还是不低的,但这一定建立在你能够做到与当地人沟通顺畅、愉快、并且能产生共鸣的基础之上。

 

Chen 认为,沟通是一个建立互信的过程,如果你的表达能力足够好,交流成本低,别人就更愿意深入地了解你。从社区到职场,能清晰有力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人往往更能获得机会。要让别人听见你、认可你,你就必须要有一套自己所坚持的东西。演讲也是一样,在演说的过程中,你要有自己独立的观点,你想要表达的信息是什么,你就必须要坚持它。你需要和你的听众交流、接受不同意见,但你不能被你的听众左右。

 

在竞争逐渐激烈的北美职场,很多新移民在技术和实干方面都有口皆碑,但不少人会因为无法正确地表达或展现自己而错失得到项目或晋升的机会。对此,Chen 说:“华人作为一个少数族裔,在这方面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对于很多华人来说,英文并不是我们从小接触的官方语言,跟很多别的族裔比起来,已经晚了一步。因为语言不好,吃亏的实例实在太普遍,每一个新移民或留学生都有自己的体会。我们需要为自己开拓更多的机会,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来增强我们的社会融入感。在北美社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华人意识到发声的重要性,无论是演讲、游行还是投票,任何能代表你的族裔发声的事情,人们都必须重视起来。”

 

 

从演讲到培训,表达是一次“交互”体验

 

 

Chen 在自己的演说之路中,深刻体会到了演说能力的提升对自己在职场、人际交往及日常生活的巨大推动作用。因此,在积累了相当的演讲及领导工作经验后,Chen 开始为华尔街职场人士做演讲培训工作坊(Workshops)。每个工作坊一般在一小时左右、听众从五到二十人规模不等。

 

基于华尔街的职场需求,培训的主题从“如何让会议变得高效”到“让你的演讲活力四射”,在把枯燥无聊的主题变换成生动有趣的讲演实训后,这些由 Chen 精心策划过的“课堂”往往能收到不错的反馈。“做工作坊和以往单纯做演讲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完成从演说者到引导者的转型。”

 

工作坊最大的挑战之一在于如何长时间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其次就是如何让每个听众都觉得不虚此行。但 Chen 的听众包括了初高级分析师、总裁、副总裁、执行总裁等等。听众们的业务也可谓五花八门,商务管理、销售和交易、营运风控、中后台业务等等。他们每个人参加工作坊的初衷和诉求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工作坊授教所需的创意和个性化对于她来说既是个机会,也是个挑战。

 

但在培训的过程中,Chen 也遇到了不少因为过于在意演说技巧而忽视演讲内核的学员。在面对这些将来会频繁需要进行独立演讲活动的学员时,Chen 强调说:“我会让你成为一个好的演说者,但前提是你不以牺牲自我为代价而刻意展现某种表演效果。如果是那样的话,演讲的初衷就变了。”

 

但 Chen 也认为,演说能力的提升最重要的还是“开始去做”这件事情。在刚加入国际祝酒人俱乐部时,也有加拿大的白人朋友对 Chen 说,作为新移民还是等口语能力已经足够好了的时候再加入,否则可能会拖慢他人的进度。但Chen仍然坚持,从移民的角度说,真正最好的办法是去做,去开始。

 

“你要等到你觉得自己快完全准备好了,那还有必要去俱乐部刻意提高吗?大家去俱乐部都是去吸收知识、学习技巧的,若能早一点开始,你在做的同时你就会知道自己方向对不对。”

 

“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在演讲之前或多或少都会紧张、怯场。你看到一个人短短几分钟的演讲却能有很棒的舞台效果,但这背后绝对是长年累月的打磨。”这大概是那个 14 岁,只是为了提高口语而接触国际祝酒人俱乐部的 Chen 所没有预料到的结果。在这漫长的演讲之路中,Chen 收获了一个命运之外的自我——一个被华尔街听到的华裔女生

话题:



0

推荐

灯塔学院

灯塔学院

143篇文章 3年前更新

灯塔学院是一家专注全球升学指导的国际教育咨询机构。灯塔学院的独家原创教育资讯和数据发表于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盖茨基金会、FT 中文网、环球时报等各大媒体。灯塔学院专栏由灯塔学院常春藤校友团队联合写作,并独家发表于财新网。 微信订阅号:造一座灯塔 升学指导咨询微信 / lighthouseacademy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