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杜砚

剑桥大学 教育学 硕士录取

牛津大学 英国文学 硕士录取

华中师范大学 翻译学 学士

 

2017 年 1 月 12 号傍晚,一封加急邮件悄悄躺在我的邮箱里。打开一看,是剑桥大学教育学儿童文学研究方向硕士的录取通知。

 

3 月 6 日晚上十一点多,又一封神秘的邮件出现我信箱中。这次,是牛津大学英国文学专业的硕士录取通知。

 

这两个时间节点,我会一直记得。

 

犹记得当时打开邮箱看到 Dream School 录取信的时的心情。多少次的徘徊、犹疑、迷茫、自我否定和不知所措,似乎都在那一瞬间被喜悦的泪水化开。冷静下来之后,我开始傻傻地捏捏自己手臂,感到一阵痛感才知道我不在梦里。

 

从刚拿到录取到现在,我不止一次回顾来时的路,反思自己半年来的申请的历程。我最先想到的是 17 年奥斯卡影后艾玛·斯通的获奖演讲。

 

细细想来,我的留学申请和参演电影一样,都像是个疯狂的旅程,其中有失落、有迷茫、有艰辛、有欢笑,每一天都像一个探险。而另一方面,我的申请也和表演一样,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期间不断地细心雕琢、耐心打磨、从容探寻。

 

巧的是,我的申请历程,和石头姐的《爱乐之城》颇为相似,也是由那一个个春假秋冬构成的。

 

\\ 春 \\

 

我们学校的春天-露天电影场

 

2015年春天,我大三下。那个时候,我真正开始考虑申请留学的学校和专业。

 

我本身是学翻译专业的,而从小对文学又很感兴趣,所以当时基本确定下来的方向是文学和翻译,主要申请香港和英国。当时,我和大部分准备留学的同学一样,对即将到来的申请有一点恐惧。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我了解到,学校正在开展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选拔,犹豫了许久报了名。后来,经过了学校初选,我成为了那一年的优秀本科生,有机会赴英国交换一年。

 

当时的我做出这个决定时,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不是很能理解。马上大四了,再出去一年,又没有拿国外的学位,还要面临延迟毕业等种种麻烦,值得吗?当时的我也不断问自己这个问题,不断地反复、纠结,在扑面而来的众多不同建议中挣扎,后来还是坚持这个选择。

 

现在想来,我的申请之路,从选择出国交换的那一刻起,才算真正开始。

 

当时的我,由于只有托福没有雅思成绩,还赶着学校申请的节点去上海考了一场培生英语考试,才勉强过关。那一整个春天,我都在为交换的事情奔走,经过种种波折,我相继拿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录取通知书和英国签证,开启了为期一年难忘的英国学习之旅。

 

\\ 夏 \\

 

2016 年夏天。我从英国回来。申请进入实施阶段,我也已经确定了自己申请哪几所学校、哪几所专业。

 

英国的学习生活带给我的影响是根本而彻底的。出国之前,我还只是那个学习保持年级第一的女生,别人眼中的学霸,全国冠军,似乎很多荣誉都得到了。但我明白,那时的我内心深处还是很迷茫的,因为找不到一个喜爱的,甘愿为之付出所有精力和热情的专业领域。

 

在英国的那年,我相继选修了名为《儿童文学》和《查尔斯·狄更斯》的两门文学课。在那两门课上,我似乎发现了新大陆。在英文经典和各种 Secondary Materials 中遨游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文学研究的乐趣,体会到批判思考的好处,试图在纷繁复杂的文本中建构自己的理解。

 

而我读的有关文献越多,越觉得有趣,甚至看到一个文本就有着手分析它的欲望。我不可抑制地爱上了儿童文学和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尤其狄更斯的作品)。

 

犹记得,在下雨天的图书馆里读到牛津大学罗伯特·道格拉斯·菲尔赫斯特教授的《成为狄更斯》和剑桥大学玛丽亚·尼古拉耶娃教授的《儿童文学的美学方法》的时候,我看着窗外有一瞬间的失神,也似乎在那一刻认定了,这就是我想从事的研究方向。

 

幸运的是,我的英国老师们都很支持我,都答应了帮我写推荐信。我的儿童文学老师还极力给我推荐了剑桥大学的教育学(儿童文学研究方向)硕士项目。

 

 

英国留学时常去的图书馆

 

于是,2016 年夏天,我决定牛剑双申,分别投的是英国文学(1830-1914)研究和教育学(儿童文学批评研究)。也由此开始了我漫长地‘生活在牛津剑桥网站’的申请之旅。

 

\\ 秋 \\

 

2016年九月份,我作为延迟毕业的“留级生”,回到学校。当时从英国硬生生扛回来的儿童文学专业书籍又被我从家里拖进了寝室,摆满了书架。一到校,我就开始着手准备申请材料、联系推荐人。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把牛剑的官网和有关论坛(主要是The Student Room 和 The Gradcafe)上上下下翻个遍以外,我把很多时间放在了准备文书上。两个学校的文书我都改了至少十几遍,而交给学校的论文(written work)我也写了很久。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我认为这个部分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文书和论文既能体现申请者对项目的兴趣和理解,又能看出学生的学术潜力。

 

 

在写作自我陈述的的初期,我就明白,这篇文章不是靠坐在那里回想自己的有哪些和专业向匹配的经历、浏览所申请学校的项目网站就可以完成的。这些只是最基本的前提。做到这个以后,还要查找一定量的有关学术文献,了解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状况,并提出自己的创新和理解。

 

一开始,我就告诉自己,我的个人陈述要按照 research proposal 的标准写。这样做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我不仅是在申请,我还是在学习,每一天都了解有关这个专业的知识,拓展学术词汇,从一本本厚厚的书籍和论文中获得灵感,即使申请不成功,这段时间的积累和学习,也将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而另一方面,一篇学术性强又带有个人特点的文书,既能体现自己对所申请专业的深刻了解,也能展现自己的研究兴趣,突出自己的学术潜能。

 

在写作自我陈述的期间,我很多次遇到了瓶颈。牛津的那一篇 PS 如襁褓的婴儿,从八月开始孕育,好不容易在 10 月底发育成熟,又被我痛心疾首地打掉重写。剑桥的论文九月成型,在十一长假期间又被我大刀阔斧地修改。不得不说,写文书的过程很需要耐心和定力了,更需要一份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就是那种反复推敲一句话的耐心,那种为了追求高标准而推翻重来的勇气。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热心为我改文书、提建议的老师和朋友们,他们的建议让我看到了自己行文的不足。写作过程中,我没改一个版本都会把上一版本保留下来,一次次前后对比自己的文章之后,得以发现自己行文的缺点。

 

这是一个漫长的秋天。学校的落叶都变得金黄,灿烂灿烂的,而我从9楼图书馆的落地窗看下去,手边的电脑都有点发烫。申请的时候经常忘记时间,不知不觉就坐了一个下午。有时候,我会花一个下午在谷歌上看优秀个人陈述的范文,寻找各种和申请院校专业有关的信息。

 

那些漫长煎熬却略带幸福和期待的时光,可能是申请留学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了吧。

 

 

我们学校的秋景

 

\\冬\\

 

十二月裹挟着寒风强势进驻校园。我也在 12 月 7 日的时候,颤颤巍巍地递上了剑桥的申请。

 

面试通知来得猝不及防。我把邮件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确认这是真的以后,又花了一个晚上研究措辞回复了邮件。之后,我就开始一边最后完善牛津的申请材料,一边准备面试。此时的我已经递交了其他几所学校的申请材料,也算是安下心来“专攻”牛剑。

 

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我一方面到处寻找和我一样曾经申请这个专业的学长学姐,一边一遍遍过自己的申请材料(尤其是 PS 和论文),一边啃和儿童文学有关的专业书籍。那时的我晚上失眠,早上一起来就打开电脑,虽然有一点辛苦,却因为紧张都感觉不到累。真正面试的时候是在一月。

 

整个过程中我有点紧张,说得很快,但和很多时候一样,面试官问的问题总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比如“列举出你读过的青少年儿童文学作品以及多元文化绘本”这个问题,就让我一时间有点蒙圈。还好我及时克服大脑短路,把自己能想到的全说出来,才勉强把题目答完。

 

面试两天后我接到了来自剑桥的有条件录取。之后,我把牛津大学的材料继续修改了一下,赶着 1 月 20 日的截止日期寄了出去。当时因为老师比较忙,一度换了一位推荐人,不过还好有惊无险,老师及时在截止日期前提交了推荐信。

 

\\ 后记 \\

 

春回大地,学校的梧桐树又绿的苍翠清亮,我骑着小黄车在校园晃悠,每每停下,终于可以认真感受一下这美好的春色。

 

3 月 6 号晚上牛津的录取来的时候我能感觉自己的心跳。在看到 delighted 这个字的时候,我夺门而出,冲到楼道里和爸爸打电话,说话的时候,声音抖得厉害。记得当时剑桥录取来的时候我我也是窝在宿舍的楼道里,却没有颤抖,只是默默地流泪。

 

从 2015 年春天决定申请的方向,到 2017 年春天,两年,我的申请之旅,可能算是比较长的了。但是回过头来,这两年中我感受到了心灵的自由和对文学最纯粹的热爱。我认为,除了努力学习、提升自我以外,如果能够以自由的探索精神和对拟学专业强烈的热爱为基础着手留学申请,你会发现,这个看起来似乎困难重重的工程似乎少了一份枯燥,多了一份亲切享受。

 

两年间,第一次爱上英国这个地方,第一次找到毕生热爱的专业方向,第一次把论文当小说看,第一次在写论文、做科研的过程中,体会到观察、诠释和思辨的幸福。

 

 

 

就如同我上文提到的一样,申请留学的过程是多彩的,也是漫长辛苦的。事实上我的申请之旅也是如此。我很幸运,这两年,把这些酸甜苦辣都体会到了。我也很幸运,有机会花一年时间探索自己喜欢的学科专业,并且在某一刻很笃定地告自己,对,就是他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质疑自己申请上牛津剑桥的能力。我没有 985 学校的光环,没有很牛的实习,没有论文发表,没有专利,没有国奖。

 

但是,过后我才发现,这些东西我虽然一样也没有,但我有对英语和文学长达 15 年的热爱,对我所学的专业和所申请的学校,我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因为这样的心动,我甘愿花一下午把自己要研究的那本绘本看上几十遍,愿意满世界寻找牛津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硕士的教学大纲、教学安排和必读书籍,然后抱回来一点点啃。

 

回想起来,那些没经验而漫无目的地寻找的时光,那些怕被拒绝又逼自己继续的时光,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那么的珍贵。

 

“申请”二字,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因为这两个简单的汉字往往蕴含了莘莘学子太多的情愫: 对 dream school 的倾慕,对某个陌生和美好的国度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许。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对自己申请的学校和专业有那么深的感情,但就我个人经历而言,这份热爱,是支撑我走下去的最大的动力。

 

写到最后,我突然觉得,对于大学生而言,不论是出国、保研、考研还是找工作,最好的状态就是把它当成一个成长和探索的过程,一个和自己内心的对话同时又在和外部现实妥协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

 

拥有这样探索和学习的态度,这个旅程会变得精彩而有意义,从而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微小却又坚固的岁月里程碑。

 

然而,这样的探索和学习的态度,往往最容易在纷繁的社会发展、变幻的生命轨迹和飞逝的时间中,被我们逐渐丢失。在拿到两个学校的录取之后,我在脑海中把自己申请的种种瞬间过了一遍,写下了戒骄戒躁四字。

 

这四个字,是提醒我自己,这次申请的小小成功只是一个开始,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还有很多要去学习、去努力,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探索和学习的态度。前路还很长,我们都要踏踏实实地去走。

 

 

 

剑桥教育系所在地-霍默顿学院

 

我很赞同石头姐在领奖台上说的那句获奖感言。她说,除了自身努力之外,很多时候,我们取得的成果都是由运气和机遇共同决定的。在申请留学的过程中,我读到了很多申请者的故事。

 

在这千千万万个申请的故事中,许多年轻人为梦想付出的艰辛,可能比我多得多,所以我无时不刻感恩自己的幸运,感恩申请路上遇到的那些对的人。

 

虽然说,个体的申请故事往往有些主观,而且很大程度上由一个人的性格和经历塑造,但是我依然希望我的故事里,能有现在或者未来的你的影子。

话题:



0

推荐

灯塔学院

灯塔学院

143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灯塔学院是一家专注全球升学指导的国际教育咨询机构。灯塔学院的独家原创教育资讯和数据发表于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盖茨基金会、FT 中文网、环球时报等各大媒体。灯塔学院专栏由灯塔学院常春藤校友团队联合写作,并独家发表于财新网。 微信订阅号:造一座灯塔 升学指导咨询微信 / lighthouseacademy 网站:www.alighthouse.org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