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竺可桢连续写了38年日记,没有1天空缺


竺可桢

哈佛大学 气象学 博士

哈佛大学 地学系 硕士

中国气象学会 会长

浙江大学 校长

 

1890 年 3 月 7 日,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一个小商人家庭。

 

5 岁时竺可桢已能识字千余,父亲把他送进了镇上唯一的一所小学——敬义小学。竺可桢不仅特别喜欢学习,还喜欢动脑筋。雨天,他喜欢趴在窗前或蹲在屋门口看下雨。有一次,他聚精会神地蹲在门口数着从房檐上滴下的雨滴,数着数着,突然发现门口的石板上有一排小坑,水滴落下来的时候正好落在坑里。他觉得奇怪,立即跑去向母亲请教。“你问得好,这就叫‘水滴石穿’,那一个个小坑就是被雨水滴成的,你别看一滴水没有什么厉害的,可日久天长就能把石板滴出一个小坑来。”

 

母亲把话锋一转,又循循善诱地教导,“孩子,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就会有所成就的。”

 

1905 年竺可桢以各门功课全优的成绩从小学毕业,当年秋季入上海澄衷学校,以品学兼优,为人热情正直,被同学推为班长。

 

当时他身体单薄,且因学习废寝忘食,搞得身体很差,那时他的一个同班同窗叫胡嗣穈,也就是胡适,曾背后对人打赌说:竺可桢活不过 20 岁。

 


竺可桢一家人

 

竺可桢无意中听到这句话,惊出一身冷汗,从此发誓锻炼身体。1909 年又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学习土木工程。

 

1910 年,竺可桢考取第二期留美庚款公费生,他因中国是以农立国,遂选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农学院学习。

 

竺可桢与胡适一道搭乘上海吴淞港起航的“中国皇后”号前往美国,这次在邮轮相遇,竺可桢已活过 20 岁。

 

可胡适不肯认输,又说:“你虽活过 20 岁,看你的容貌,无论如何活不过花甲,更不可能比我长寿!”

 

两年后,两人再次相遇,竟又打起赌来。竺可桢问:“我要是活过 60 岁怎么样?”胡适爽朗地回答:“你要是活到 60 岁,我在你 60 岁寿筵上当着所有亲友的面给你磕三个响头。要是比我活得长,你可以在我的尸体屁股上踢上一脚。”

 

“行。你可得记住今天说的话啊!”竺可桢说。从打赌以后,他坚持锻炼身体,养成定期游泳、远足和练拳的良好习惯。而且他生活规律,不吸烟、不喝酒,早起早睡。即使颠沛流离、丧妻失子,也丝毫没放松过体格锻炼。

 

他的夫人回忆:“早起第一件事就是记录一天来的睛、雨、风向、气温、气压,要是下了雪,还要量一下雪的厚度,然后做体操、打太极拳,锻炼身体。饮食俭约有节制,不管饭菜好坏,从不挑剔和过量。”

 


竺可桢

 

在伊利诺大学毕业后,竺可桢即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潜心研读与农业关系密切的气象学。

 

1914 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的任鸿隽、杨铨等人提议组织一个科学社,并创办杂志向国内介绍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不久,科学社及其刊物就随其创办人一同转到了哈佛大学。

 

1915 年 10 月,科学社正式定名为“中国科学社”。竺可桢成为“中国科学社”第一批成员,并积极参与社务活动。他从《科学》第 2 卷第 2 期发表文章以后,成为《科学》杂志最重要的作者之一。由留美学生创建的中国科学社及其刊物《科学》杂志,使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有了相对固定的阵地和代表人物,并最终促使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

 

他先后发表了《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台风中心之若干新事实》等多篇论文,于 1917 年被接纳为美国地理学会会员,并获伊麦荪奖学金。

 

他在《空中航行之历史》一文中写道:“一览世界文明进化之历史,而叹夫宗教政治之改良,科学实业之发达,以及一事一艺之发明,原其初焉,未有不由乎一、二有志之士,殚思竭虑,大则牺牲其生命,小亦牺牲其财产、名位、光阴,以卒收有竟成之效。”足见其爱国献身之热忱。

 

1915 年竺可桢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后,留在哈佛继续深造。

 

1918 年,竺可桢以论文《远东台风的新分类》获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随即怀着一腔报国为民的激情,于秋季返回阔别了 8 年的祖国。

 

竺可桢回国后,不受官职厚禄,先受聘到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地理和天文气象课。他自编讲义,内容新颖、丰富,体现了当时最先进的地理和气象学说,还在课外带领学生参观实习,深得同学爱戴。他的教学成绩与负责精神,也深为校方重视。1920 年秋,竺可桢开始筹建东南大学,1921 年竺可桢任地学系主任。

 

1928 年,应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长之聘,竺可桢在南京北极阁筹建气象研究所,任气象研究所所长。出版了所著的中国第一本近代《气象学》。自此至 1936 年 4 月,他全力创建北极阁气象台的地面和高空观测、天气预报和气象广播等业务,培训气象人才,带头开拓气象研究,8 年中发表论著约 50 篇。并自1929 年起屡次被选任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

 

竺可桢原本可以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但在 1936 年 2 月 16 日却走向了另一段人生轨迹。

 

这一天蒋介石突然约见他,要他去浙江大学任校长。蒋介石是听了陈布雷、翁文灏等人的意见,认为竺可桢既有声望资历,又是浙江人,是浙大校长的不二人选,约见之后对他更是满意。

 

竺可桢刚开始很不情愿担任校长,认为“大学校长,其职务繁重 10 倍于研究所所长”,自己很难也不愿意应付繁杂琐碎的官场应酬和千头万绪的行政工作,更不想放弃刚刚有起色的气象研究所的工作。

 

然而妻子和朋友的鼓励,如陈布雷弟弟陈训慈来函劝他“浙省文化近来退化殊甚,需一大学为中流砥柱”,再加上竺的公心——“余若不为浙大谋明哲保身主义,则浙大又必陷入党部之手,而党之被人操纵已无疑异”,最终使得竺可桢决定接受浙大校长职务。

 


竺可桢

 

但竺可桢提出三个条件,“财政须源源接济;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政党干涉;而时间以半年为限”。蒋介石在陈布雷的劝说下,勉强同意这三个条件。1936 年 4 月 25 日,46 岁的竺可桢正式出任浙江大学校长。

 

竺可桢接手的浙大可以算是当时全国最破败的大学了,图书馆藏书稀少,只有六万余册;教师队伍更是堪忧,国文、中国历史、外国历史均没有教授任课,还不断有教授辞职。

 

原只想做半年校长的竺可桢,后因抗战爆发,形势所迫,义不容辞地将担子一直挑了下去,率领全校师生四次迁校,坚持办学,因迁校路程与红军长征路线近似被称为“文军长征”。

 

1944 年,李约瑟教授考察了中国诸多大学后,说浙江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将其誉为“东方剑桥”

 

1946 年,在经历了整整 8 年半的流亡之后,浙大在竺可桢带领下安然回到杭州。学校奇迹般地从原来的 3 个学院 16 个学系发展壮大为 7 个学院 27 个学系,教授由原先的 70 余名发展到 200 余名,在校学生由原来的 500 余人增至 2000 余人,成为中央大学之外当时全国又一所最完整的综合性大学。

 

来到浙大后他将“求是”定为校训,求是的内涵可以从他在《科学之方法与精神》中所谈对科学应取的态度中理解:(1)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2)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3)专心致一,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

 

竺可桢每每在和新生谈话时提醒大家:“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

 

竺可桢为这两个问题提出了答案。他说:“诸君到大学里来,万勿存心只要懂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而是要为拯救中华做社会的砥柱。”

 

每年浙大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会把这两个问题印在大学录取通知书上,每年毕业生离校的时候学校会把这两个问题印在毕业纪念册上。

 

1947 年,“于子三案”发生,而围绕所谓“于子三系自杀”的定谳,竺可桢与国民党当局几成决裂之势。而围绕安葬和纪念于子三,竺可桢亦与“学运”方面发生摩擦,几乎受到“葛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竺可桢一直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并亲自主持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1962 年,时任台湾中研院院长的胡适在台北去世。两位朋友,一位在大陆,一位在台湾,所以竺可桢 60 大寿时,胡适没有机会给他磕那三个响头。而胡适逝世时,竺可桢也没有在他的屁股上踢上一脚。

 


竺可桢和胡适

 

竺可桢在日记中感叹:当年胡适这个“聪明人”曾预言他的早夭,终成一句妄语。即使记得曾经的那个赌约,身在大陆的竺可桢也没有办法在胡适尸体屁股上踢一脚,他能做的最多是在内心叹一口气。

 

这是两类知识分子的人生,也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宿命。

 

他经常外出考察旅行,跋涉数千里,把握第一手科学资料,对于所见所闻,更不厌其烦,一一记录。

 

他每天晚上用蝇头小楷书写日记,除早年日记于抗日战争中散失外,现在保留着自 1936 年 1 月 1 日至 1974 年 2 月 6 日,即逝世前一天,共三十八年三十七天的日记,没有一天空缺。

 

建国初期,竺可桢在科学院院部工作,家住北海公园北门附近。虽然当时他已年近花甲,但却拒绝了组织上派车接送他上下班的照顾。因为他需要用身躯去感受大自然的阴晴冷热。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人们都可以看到一位老人早晨从公园的北门进来,南门出去;傍晚又从南门进来,北门出去。他就是竺可桢。

 

他上下班步行穿过公园,不是像游人那样悠闲自得地观赏公园里宜人的景色,而是对公园的景物做确切而又仔细的观察:哪天柳絮飘飞、哪天北海结冰、哪天春燕回归、哪天丁香花开,回家后,就在日记上认真地记载下来。

 

这一习惯,一直保持了几十个年头。有时候,竺可桢因出差或有事耽误,就动员夫人、女儿,甚至邻居家的孩子帮他留心观察,详细记录。这些平凡的科学观察工作,几十年来,竺可桢丝毫没有放弃过。就是这些平凡的记录,为竺可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为他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4 年 2 月 6 日,当他从收音机里听到气象预报时,还躺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握住笔,记下:“晴转多云,东风一至二级”,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篇日记

 

参考文献

1.《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

2.《先生归来:南京民国老大学那些人和事儿》,法制晚报,

3.《 竺可桢成长故事》,中国气象报社,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3日17:51

4.《竺可桢与胡适赌寿命》,大洋网-老人报

5.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者-竺可桢  .光明网[引用日期2014-07-3]

6.竺可桢《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1916年2月刊于《科学》杂志

7.竺可桢,《空中航行之历史》

8.竺可桢,《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之关系》

9.竺可桢,《科学之方法与精神》

 

 

话题:



0

推荐

灯塔学院

灯塔学院

143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灯塔学院是一家专注全球升学指导的国际教育咨询机构。灯塔学院的独家原创教育资讯和数据发表于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盖茨基金会、FT 中文网、环球时报等各大媒体。灯塔学院专栏由灯塔学院常春藤校友团队联合写作,并独家发表于财新网。 微信订阅号:造一座灯塔 升学指导咨询微信 / lighthouseacademy 网站:www.alighthouse.org

文章